(739491)
|
|
酸葡萄甜檸檬心理學 Suan Pu Tao Tian Ning Meng Xin Li Xue
作者: 朱彤
登入後可上載此產品的圖片.
|
產品內容 |
內容:
拆穿行為背後的動機,原來「心理學」這麼簡單!
它隱藏在生活的表像之下,卻永遠支配人們的行為!
為什麼葡萄是酸的,檸檬卻是甜的?
為什麼完美的人不如有缺點的人可愛?
為什麼對別人先否定後肯定,最容易給人好感?
為什麼人際交往中,對別人太好,會對我們不利?
為什麼做喜歡的事如果收到物質獎勵,會降低做這件事的興趣?
為什麼當別人答應你的小要求,就比較容易答應你後面的大要求?
酸葡萄甜檸檬定律
人們有一種自我安慰的心理機制,認為得不到的是不好的,得到的是好的。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說的是一隻饑餓的狐狸路過樹林,看見架子上挂著一串串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卻摘不到,只好悻悻離開,抱怨著:「葡萄是酸的。」
在西方,這個故事甚至被引入詞典,短語sour grapes(酸葡萄心理)就是來自於此:得不到的就說不好。心理學中也借用這個術語,用來解釋人類心理防衛的一種機制——合理化的自我安慰。
與「酸葡萄」心態相對應,還有一種心態被稱為「甜檸檬」心態,它指的是人們對得到的東西,儘管不喜歡或不滿意,也堅持認為是好的。例如,你買了一套衣服,回來後覺得價錢太貴,顏色也不如意。但是你和別人說起時,你可能會強調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即使價格貴一點也值得。
心理學上有一個實驗,本來是為了研究「每個人對事情的興趣,是否影響到工作效率」,但是卻間接證明「酸葡萄甜檸檬定律」的存在。
心理學家招募一批大學生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其中一件事是把一大把湯匙裝進一個盤子,再一根根的拿出來,然後再放進去,耗費半個小時。還有一件是轉動計分板上的四十八個木釘,每根順時針轉四分之一圈,再轉回去,也是耗費半個小時。
工作完成之後,再分別給予他們一美元或二十美元的獎勵,並且要求他們告訴下一個做實驗的人,這個工作十分有趣。
奇怪的是,結果發現與一般的預期相反,得到一美元獎勵的人,反而認為工作比較有趣。
這個實驗似乎證明,人們對已經發生的不好的事情,傾向於透過自我安慰、自我欺騙,把它的不愉快減輕。
過去,這種明顯的自欺欺人心理,成為人們的笑談,遭到否定、批判。但是,今天的心理學家認為,適度的精神勝利法在心理健康方面是非常有價值的。
對於相同一件事,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結論就會不盡相同,心情也會不一樣。現實生活中,幾乎所有事都存在積極性和消極性,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如果只看到消極的一面,心情就會低落、鬱悶。這時,如果換個角度,從積極的一面去看,說不定可以轉變你的心情。
例如,當你感冒時,與其為一時的痛苦而煩惱,不如想一想,感冒可以使免疫力提高;當你遇到挫折時,應該看到失敗是成功的前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也是一種收穫;遇到倒楣事時,你可以想一想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有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中被偷,他的朋友寫信安慰他。他在回信中說:「謝謝你寫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小偷偷的是我的東西,沒有傷害我的生命;小偷只偷去我部份東西,而不是全部;最值得慶倖的是:做小偷的是他,而不是我。」
凡事換一個角度看,事情就會顯得不一樣。
當然,如果事情還有改變的餘地,我們就不要自我安慰,而是要面對現實,主動改變現狀。
|
|
(739491-0801)
|
酸葡萄甜檸檬心理學
[Books]
(日期:2008-12-24)
售價($):
HK$134
(US$)
發行商:海鴿文化
產品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碼: 9789866714627
出版年月: 2008/12/24
Nil
|
購買
|
|
|
參考匯率: US$1 = HK$7.8 RMB$1 = HK$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