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060)
|
|
2020中國可持續能源情景 2020 Zhong Guo Ke Chi Xu Neng Yuan Qing Jing
作者: 周大地
登入後可上載此產品的圖片.
|
產品內容 |
內容:
在“中國可持續發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課題組經過近三年的努力,進入總報告撰寫階段時,喜逢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召開。這次代表大會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它系統總結了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以來的經驗,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面部署了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體制改革,制定了實現各項任務的政策措施。“十六大”具體地提出了到2020年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力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我們高興地看到,在本情景分析項目中設定的未來20年的宏觀經濟發展情景基本符合“十六大”提出的目標。十六大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內容,並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使我們的情景分析對未來20年能源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制定和選擇更具有了現實的應用需求。
經過建國50多年,尤其是改革開放20年來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六強之列。中國經濟將在未來20年?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原來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已難以保證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基本方針,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可持續發展既要解決人口高度密集,人均資源相對匾乏,自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問題,又要實現經濟的長期高速發展,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社會實踐問題、
隨著全球經濟、資源的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隨著技術進步在經濟發展中地位的加強,特別是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模式將會有多種選擇,這將對中國未來的能源需求與環境排放產生不同的影響。中國有可能選擇有顯著差別的能源發展道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正是在此背景下,試圖在回顧與分析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及能源環境現狀的基礎上,採用情景分析的方法,使用相應的模型工具,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研究探討中國要實現“十五”計劃制定的目標,實現中國經濟三步走的宏偉目標可供選擇的發展空間,以及政府需要或可能制定什麼樣的能源、環境政策,以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在三年來的研究過程中,我們課題組得到了來自國內外許多機構和專家的大力支援,在我們的研究成果中滲透了他們的貢獻,他們的投入是情景分析項目成功的重要基礎。1998年政府在“九五”計劃執行的後期,中央政府已著手醞釀“十五”國民經濟發展計劃。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注,國家計委在製訂新的五年計劃和後十年發展規劃中,力圖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對中國經濟發展描繪一張藍圖,並制定相應的政策。“十五”能源發展計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著手起草的。1999年國家計委基礎產業司委託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對“十五”能源計劃和後十年規劃的思路進行研究,恰逢美國packard基金會與美國能源基金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中國成立了“中國可持續發展能源項目”。“中國可持續發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項目就成為了“中國可持續發展能源項目”的首選支援項目之一。同時殼牌基金會也成為本情景分析項目的主要支援單位之一,除了研究經費以外,殼牌研究中心還以其在全球氣候變化對策研究方面的實力和成果,支援了本項目的研究工作。為了使本項研究與國際上關於可持續發展和碳排放情景分析的研究接軌,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能源與環境研究室成為中方課題組的合作夥伴,在模型方法論的選擇、國外先進能效技術的選擇和發展方向等方面,特別是建築節能領域,積極參與了情景分析研究;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美國可再生能源國家實驗室也在LBNL國家實驗室的協調下,在交通節能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向本項研究提供了資訊和技術幫助。我們的研究工作還得到了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建設部等部委相關司局的大力支援,課題組還專門聘請了來自中國冶金工業協會、建材協會、化工協會、有色金屬協會、輕工業協會、造紙工業協會、建設部、國家計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等單位的數位專家,在工業、交通、建築物等主要用能領域的節能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的現狀和行業發展規劃等方面給予了具體的指導。
課題組在設計未來中國可持續能源需求情景暨碳排放時,力圖有別於一般能源需求預測研究,不局限於眼前條件的外推,還要充分考慮未來二、三十年?可能出現的重大(能源)技術演變,產業結構可能的調整力度,以及社會、經濟、環境等多種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對能源需求帶來的影響。過去的一個多世紀,全球在社會、經濟、技術等等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是傳統經濟預測方法難以把握的。因此,課題組採用了情景分析方法,利用了自下而上的部門分析模型,以定量的方式詮釋“十五”規劃與後10年的政府設定的發展目標。同時考慮種種不確定性因素,以勾畫和分析實現中國可持續經濟發展條件下的能源需求及其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狀況。
本項研究工作劃分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99年4月到2000年3月,主要圍繞“十五”能源規劃的編制工作,為國家計委基礎產業司製訂“十五”及後十年節能規劃提供背景資料。首先建立了仁十五”及後十年節能規劃》工作組,由國家計委基礎產業司和能源研究所組成。國家計委基礎產業司向各省市區計委、主要工業部門、建設部、鐵道部等下發了“關於開展仁十五”及後十年節能規劃》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了節能規劃的匯總、編報工作。根據各地區和部門上報的資料,工作組分析評價了各省市區、各部門(行業)的節能現狀和能源效率水準,結合各主要耗能行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規劃,分析行業結構(原料、產品)調整和優化。工藝路線改造以及技術進步對能源效率的影響,為製訂中國中長期節能目標和相應的行動計劃提供重要依據。工作組還通過間卷調查和到代表性省市直接調查,對現有節能政策、法規。標準、規劃的執行效果、存在問題和原因的分析,各省市區現有的節能重點領域和舉措,近10年各省市區的節能投入及效果,推動節能的主要障礙,今後加強節能工作的主要設想等進行了了解分析。還訪問了一些鋼鐵、造紙、鍋爐生產企業及電機研究單位,對高耗能企業的用能現狀、問題用1戰、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了解。課題組分別組織召開了鋼鐵、化工、石油化工。建材行業,以及部分省市的能源效率現狀及節能潛力分析的座談會。1999年底向國家計委基礎產業司提交了主要工業部門、交通、建築行業“十五”及後十年節能規劃的背景報告,為什十五”及後十年節能規劃》的編制提供了詳實的技術資訊,並直接參與了仁十五”及後十年節能規劃》的撰寫。
第二階段工作是從2000年4月到2000年12月,主要圍繞方法論研究,確定情景分析模型,並分部門、行業初步建立了模型。2000年4月底到7月底,課題組主要成員和主要部門(建築、交通、冶金、化工)的專家分批赴美國LBNL國家實驗室、美國ORN1。國家實驗室接受了LEAp模型的培訓,並與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就情景分析工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在這一階段,課題組召開了數次內部交流研討會,研討並初步確定了各部門、行業的模型框架。隨後,課題組根據需要調整了各部門、行業基年(1998年)能源消費總量、能源消費構成,以期與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全國能源平衡表的數據相一致。
第三階段工作從2001年:月開始,結束於2001年12月。第三階段工作圍繞主要宏觀情景因素的確定,設計宏觀經濟發展對碳排放情景的影響。2001年5月,在北京與殼牌基金會召開了影響中國碳排放情景的宏觀經濟情景分析研討會。2001年8月,邀請了1“BNL。NREL、美國波士頓SEI研究所的模型專家,在北京召開了各主要行業模型建立的研討會。2001年10月,課題組主要成員赴英國殼牌中心與殼牌中心的研究人員就宏觀經濟情景主要因素、指標的確定及不同宏觀情景的設置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完成了分部門碳排放情景分析的初稿及參考方案總模型的初次集約。
第四階段工作從2002年1月到2003年:月,主要圍繞模型三個情景的集約、調試及撰寫總報告開展工作。2002年1∼4月,課題組回顧了198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關係,從上至下的分析和總結了各部門及行業發展、能源消費、提高能源效率的歷程,為全國的宏觀經濟情景、碳排放情景的設置提供了參考。2002年4∼5月,課題組集中彙報了各部門、行業三個情景的設置及初步結果,從宏觀角度,調整了部門、行業情景設置的部分指標,以使部門、行業間協調、統一。2002年6月,課題組確定了總報告提綱,並進行了具體分工。直到2003年:月,在模型結果和部門報告的基礎上,終於完成了總報告的撰寫工作。
經過三年多的情景分析研究,課題組對中國未來的能源可持續發展道路,對如何提高能源系統效率,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加快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以最經濟、安全、高效、清潔的可持續能源供應,以清潔高效的能源轉換和利用,保證中國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的社會經濟目標,滿足屆時人民對高品質能源服務的需求,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得到了一系列很有價值的分析結論,並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這些重要結論和建議將為政府製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將成為指導產業結構調整、能源開發和利用、能源結構優化等主要能源政策取向的重要參考。
由於本研究開始於三年以前,在課題組研究設定今後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情景時,大多數專家對今後20年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都做出了相對比較保守的估計。我們在情景設定中,採用了當時的高端估計,設想我國1998到2020年間GDP的年均增長速度為7%,並以此設定了相應的經濟結構和各種技術變化的情景。現在看來,仍然和“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經濟翻兩番目標略有差別。但是,從總的經濟結構、產業和產品結構、技術變化、能源需求等方面看,情景分析提出的數據和重要結論仍然是有效的。情景分析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我國的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新的情況,新的目標還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和修改。這種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將永遠繼續下去。這也是我們之所以願意將現在的階段性成果奉獻予大家,而不是再用相當的時間,把所有的情景根據翻兩番的經濟增長速度重新調整、計算的原因。
我國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成員國,也批准了實施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一步的“京都議定書”。我國將在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過程中,在實現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經濟水準的長遠目標過程中,重視保護環境,重視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挑戰,儘自己的力量開創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本情景分析的目的,就是探索這方面的可能性。通過分析,我們也充分認識到這種探索將是非常的艱難和不易的。情景分析從技術上認為有可能實現的未來,並不是能夠自然而然就能夠發生的。達到可持續發展比較理想情景設想的未來,需要進行政策、體制、結構、的目的是指出可能的方向,以集合各方的力量進行共同的努力。
在綜合報告撰寫過程中,主要執筆人參閱了課題組備分報告的內容。可以說,綜合報告集中了課題技術等全方位的調整和努力,也需要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有力配合。許多條件現在仍沒有具備,不確定性很高。這種情景組所有成員智慧,是參與本項研究所有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晶。
|
|
(465060-0301)
|
2020中國可持續能源情景
[Books]
(日期:2005-09-20)
售價($):
HK$211
(US$)
發行商:中國華僑出版社
產品語言: 簡體中文
頁數: 724
國際書碼: 7801637402
出版年月: 2003/08/01
印刷年月: 2005/08/01
印刷版次: 1
尺寸: 小16開
字數: 1200000
印數: 46.75
Nil
|
購買
|
|
|
參考匯率: US$1 = HK$7.8 RMB$1 = HK$1.1
|
|